<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专题】近期我国地方人才工作创新趋势追踪

        2021-11-23 | ZTA | |
        分享到:

        摘 要 近年来,在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各地方围绕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部署,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招才引智矩阵、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加大技能人才培养激励力度、加大人才安居落户保障、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等。地方人才工作进一步提高人才效能,促进发展红利释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 地方人才工作;管理机制;改革创新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2020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20215月,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2021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落实中共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核心主线,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主要章节,以引领高质量发展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基本导向,就加快培养造就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提出了政策思路和工作布局。

               近年来,在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各地方围绕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部署,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本文围绕人才工作引、用、育、留等关键环节,追踪梳理近期各地人才工作实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地方人才工作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构建招才引智矩阵

         
        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近年来,不少地方出台了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进一步加速人才聚集。
                一是推动人员进出自由和用工便利。2019年以来,海南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引进外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出入境与停居留、港澳台专业人才来琼执业、外国人来琼工作许可、事业单位聘用外国人、外国人才服务一卡通等系列政策,初步形成了“1+2+N”的国际人才政策体系。2020年9月,海南发布《关于开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人才服务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围绕人员进出自由和用工便利提出实施一系列便利化措施。在出入境和停居留管理方面,明确要细化落实出入境便利化政策措施,实行“容缺承诺+失信惩戒”制度,还提出要扩大外籍人才享受R字签证待遇范围。在工作许可方面,提出要鼓励外国高层次人才兼职或离岗创业。
               二是助推境外人才干事创业。2019年5月,广东出台《关于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将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龙头的“1+12+N”孵化平台载体布局。截至2021年4月,该体系建设初具规模,重点建设的13个基地中已投入运营12个,孵化港澳项目765个。2020年5月,广州南沙区发布《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鼓励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实施细则(试行)》,为港澳青年的学业、就业、创业“三业”与食住行需求提供个性化政策兑现服务。2021年2月,《深圳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提出深圳将与香港合作制定联合“政策包”,加强与港澳规则机制衔接,支持部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位用于招录港澳青年。2020年6月,北京实施《关于持永久居留身份证外籍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的试行办法》,明确“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可享受国民待遇。北京同时鼓励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人才以自有知识产权、专有技术等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创办科技型企业,外籍人才还可以用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作为有效身份证件办理参加社会保险的各项手续。2020年9月,上海市科委(市外专局)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关于支持外国人才及团队成员在创业期内办理工作许可的通知》(中、英、日三语版本),解决了原来外国人才因在创业期内没有聘请单位而无法办理工作许可的问题。
               三是加大国际人才激励力度。2020年9月海南出台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建立灵活有效的国际人才薪酬激励机制,实行项目工资制、协议工资制和年薪制,探索岗位分红权、项目收益分红、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办法。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及有关规定,在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方面,2025年前个人所得税税负不超过15%,2025年后直接实行3%、10%、15%三档税率。此外,上海浦东新区率先启动外籍人才薪酬购付汇便利化试点,线上线下同步提升上海地区涉外金融服务效率,可惠及各类型的外籍人才近8万名,试点经验将有序向全市推广。
               四是加强外籍人才公共服务保障。北京市政府国际版门户网站上线运行,打造集信息发布、公共服务、咨询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多语种互联网国际化服务平台;北京CBD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揭牌,重点构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四级服务网络体系”;深圳启动光明科学城国际人才街区示范点,授牌“国际人才服务驿站”,从街区规划、服务提升、文化融入三个方面不断加快国际化建设步伐;石家庄成立“海外人才之家”,以“政府政务服务+社会专业服务”的服务模式,为海外人才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多维度、一条龙的贴心服务。
         
        创新招才引智模式
               近期,各地方政府通过创新机构引才方式,用好“联盟引才”“以赛引才”“以会引才”“以产促才”“以创聚才”等招才引智抓手,不遗余力诚邀海内外精英。
               一是实行“联盟引才”方式。2020年10月,北京海淀区成立人才发展联盟。联盟成立之时有美团、快手、旷视、协同创新发展研究院等50余家成员单位,并计划开展2021届高校毕业生入校招聘、人才政策宣讲解读、企业人才发展需求调研、人工智能大讲堂等系列活动。
               二是搭建“以会引才”平台。近年来,云南、重庆等省(市)和杭州、深圳、南宁、合肥等市陆续召开了一系列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人才盛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搭建了一个个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开展人才智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吸引聚集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参会。例如,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自2009年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1届,累计吸引了58个国家和地区的5770名海外人才携5700多个项目参会。
               三是加大“以赛引才”力度。深圳龙岗区连续5年承办“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2020年第四届大赛共征集1047个项目。其中,人工智能专业赛和电子科技行业赛项目报名量分别达到181个和302个,反映出人工智能和电子科技行业作为创新热门领域正爆发出强劲的产业生命力和创新动力。
               四是推动“以产促才”发展。厦门紧抓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落户机遇,出台了《厦门市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办法》等文件,通过“以投带引”吸引一大批影视企业及人才集聚。
        五是推动“以创聚才”建设。深圳通过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科技创新生态链,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培育多元活跃的创投主体,构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塑造独特的创新文化,有效聚集大批人才到深圳创新创业。
         
        加强人才安居落户保障
               近年来,很多地方的人才安居落户政策措施不拘一格,有效吸引了各类人才尤其是年轻人的目光。同时,对人才的一站式高效服务也成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助推器。
               一是实施更宽松的户口管理政策。2020年9月,上海发布《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博士以及“双一流”硕士,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同济、华东师大等6校的本科应届生,都可以直接落户上海。此后,上海连续发布了《关于优化本市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政策的通知》《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实施细则》《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人才落户条件进一步宽松。2021年7月,北京发布《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提出符合相关引进项目要求的企事业单位招聘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前200位的国内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和“双一流”建设学科硕士研究生时,可按照计划单列渠道办理引进。珠海于2020年7月发布《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放宽我市人才引进及入户条件的通知》,明确提出毕业5年内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可申请“先落户后就业”,同时,将技工院校高级工班及以上毕业生、大专(高职)以上学历人员均纳入珠海人才引进范围。
               二是完善人才租、购住房政策体系。2020年9月,山东印发实施我国首个专门推进人才住房工作的政策——《关于加快推进人才住房工作的指导意见》(即“人才住房22条意见”),在顶层设计上统筹商品住房、市场租赁住房等社会资源和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等公共产品,逐步建立完善租售并举的人才住房制度体系,多渠道、多方式满足人才的多样化住房需求。其中,各类人才在租赁、购房、补贴、信贷政策等方面享受利好。为支持“人才住房22条意见”落实,山东2020年省财政统筹安排资金17.24亿元,对各地筹集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给予补助,支持济南、青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多渠道加大租赁住房房源供给。2017年以来,嘉兴市、县两级纷纷出台“人才新政”配套政策,通过提供购房补贴等形式,进一步加强人才安居保障。2020年9月,嘉兴发布的《嘉兴市本级人才房票实施办法(试行)》突出了四个“体现”:导向上体现开放性、补贴方式上体现获得感、操作流程上体现便捷性、制度设计上体现严谨性。截至2020年底,嘉兴共发放购房补贴1.47亿元,惠及2743名人才。
               三是实施高层次人才“一站式”全链条服务。2019年,广州南沙自贸区设立人才发展公司,为人才提供法务、投融资、财务等创新创业培训与咨询服务;发放高端人才卡,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区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设立服务专窗,为持卡人提供包括快捷入户、便捷通关、优先就医、子女入学、免费体检、消费优惠等12项优质服务,提供“私人医生”、子女优先选择优质学位等保障服务;贯彻落实广州人才绿卡制度,设立专窗办理“广州市人才绿卡”,持卡人可在不改变原籍的基础上享受广州市民待遇。2020年,深圳南山区开发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信息平台,提供子女入学、医疗保健、文艺演出、金融等线上服务。开通高层次人才服务热线,为人才提供金融信贷、创新创业等各类服务咨询和协助超3000人次,人才服务更加便捷贴心。
        注重专业人才培养
         
        创新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关于集成电路的人才缺口非常大,行业内人才争夺无序竞争态势仍然十分明显。《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8—2019年版)》预计,到2021年前后,全行业人才需求规模为72.2万人左右,仍存在26.1万人的缺口。为弥补我国芯片人才缺口,2020年6月,365比分网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beat365手机安卓版集成电路设计园与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7所在京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和北京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等共同发起成立“365比分网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beat365手机安卓版芯学院”,面向在校学生、集成电路从业者、集成电路企业管理人员以及高端国际人才开展培训。365比分网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beat365手机安卓版芯学院现已与兆易创新、兆芯、中庆现代、广利核等30余家芯片企业达成订单化人才培养合作。2020年10月,中国首个“芯片”大学——南京集成电路大学在南京江北新区揭牌,该校是企业人才的预备基地,与华为海思、中芯国际等企业有深入合作,以面向产业人才为定位,围绕从理论学习向创新实践过渡的关键环节,与传统高校取长补短,全面升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解决当前人才培养难点,促进地方产业发展。
         
        注重大数据人才培养开发
               当前全国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智慧城市建设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猎聘2019年大数据人才就业趋势报告显示,中国大数据人才缺口高达150万。2021年3月,郑州印发《大数据人才培养“码农计划”实施方案》,力争3年储备10万名应用型大数据人才,加快推进全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全面推广“订单式”培养,鼓励企业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与试点院校合作开设订单班、冠名班等,且签订两年以上办班协议的大数据企业,该班次毕业生到办班企业就业率达到60%的,一次性给予办班企业最高10万元补贴;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和高水平实训基地,对于试点院校和大数据企业共同参与的联合实验室、联合实践基地项目,按照投入资金的20%给予一次性资助,每项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加强急需紧缺金融人才培养
               2019年初,深圳出台《深圳市支持金融人才发展的实施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提出按照分类分步的培养思路稳定推进金融领域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培养工程,建设具有较高培训能级的金融人才国际化培训载体,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人才交流合作,并强化金融博士后工作站人才储备功能。近年来,深圳定期发布更新“深圳金融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目录”,不断加大对金融人才的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深圳金融人才发展环境。
         
        创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2019年,海南印发《海南省酒店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旅游业淡旺季发展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旺工淡学”旅游人才培养项目,鼓励海南旅游从业人员“旺季上班、淡季进修、工学交替”,免费为其提供学历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截至2019年底,海南超额完成在职教育招生3000人的目标,2020年,招生规模扩大至5000人,培养对象由酒店业扩大到旅游景区、旅行社和旅游餐饮企业从业人员。该项目作为制度创新项目入选“2020年海南自贸港首批制度创新案例”。
        创新职业职称管理
         
        推动职称和工作许可跨地区互认
               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要求2021年6月底前实现专业技术人才职称信息跨地区在线核验,鼓励地区间职称互认。2020年8月,北京实施《北京市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京津冀职称评审结果在人才引进、岗位聘用、职称晋升、培养选拔、服务保障等领域实行三地互认。此外,在推动工作许可跨地区互认方面,2020年7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推进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许可互认实施方案》出台,明确提出在一体化示范区建立高端人才工作许可互认和服务制度,一地认定,三地互认。
         
         改革境外职业资格管理制度
               2020年9月,北京开展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在涉外职业资格管理方面提出探索建立过往资历认可机制,允许金融、建筑设计、规划等领域内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符合条件的经备案后可依规办理工作居留证件(金融领域有法律法规考试等特殊要求的,须通过相关考试并符合要求的条件),并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服务,其境外从业经历可视同境内从业经历;除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外,允许境外人士在北京市内申请参加我国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不含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允许北京实施对金融等服务领域国际执业资格的认可。2020年12月30日,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关于具有境外期货职业资格的人员申请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期货从业资格的公告》,境外期货职业资格认可机制率先在京取得重大突破。
               2020年9月,海南出台的《实施方案》提出,放开境外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限制,允许取得部分境外职业资格或公认的国际专业组织资质(除注册会计师、法律服务等领域外)的国际人才,通过技能认定后直接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内的企业和居民提供专业服务。
               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香港法律执业者和澳门执业律师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取得内地执业资质和从事律师职业试点办法》,指出在深圳、珠海、广州、惠州、东莞、佛山、中山、肇庆、江门开展试点工作,对试点工作涉及的报名、考试、申请执业、业务范围、执业管理和组织实施等做出规定。此举标志着粤港澳人才的进一步融合发展,为港澳律师的职业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2021年8月,全国首批37名港籍医生直接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转“正高”职称。这是深港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合作的破冰之举,进一步拓宽了深港人才交流合作。
         
        创新职称评审管理
               甘肃自2018年9月起启动实施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工作,截至2020年1月,已有28批143名特殊人才获得高级职称,其中,1/3以上的人才来自民营企业,包括企业高级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民企业家。这种特殊评价方式产生了该省第一个“工人教授”,第一个“农民教授”,第一个以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身份获评的高级工程师和第一个以博士后身份获评的正高级职称。2020年,湖南相继出台民营企业职称评审相关政策,组织开展一系列民营企业高级职称专场评审,涵盖全省五大专业领域10个专场。湖南还进一步放开职称评审台阶限制,特别优秀的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副高级职称。近年来,浙江探索深化农业职称制度改革,将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农业系列职称评审范围。2020年3月,浙江新晋农业正高级职称人员109名,其中有4位职业农民。
         
        制定大数据产业人才职业技能标准
              2020年10月,为应对四川、重庆地区面临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实用人才大范围短缺、产业人才供给失调、产业人才培养良莠不齐等突出问题,365比分网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beat365手机安卓版智酷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中心和重庆市大数据产业人才联盟联合制定“面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基建之大数据应用人才职业技能标准”,这是国内首个大数据应用人才职业技能标准。该标准在大数据开发、分析、运维三个方向上都设置了初、中、高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都从院校条件、人才技术能力、岗位特征、企业要求等方面明确了相应标准。
        加大技能人才培养激励力度
         
        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
               2020年,湖南在“专升本”过程中首次推出新政,进一步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校期间获得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以及全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的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可获得“专升本”推荐免试资格。2020年,湖南44所高职院校的540名学生通过这一方式进入了本科院校学习深造。
               2021年4月,北京围绕高精尖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出高精尖产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政策,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含区块链技术)、科技服务、新能源智能汽车、医药健康、新材料等相关产业人员参加培训,最高可获不超过培训总费用50%的补贴支持。
         
        加大技能人才激励力度
               2017年6月,长沙市委、市政府出台“长沙人才政策22条”,打造工匠人才高地,把“长沙工匠”铸造工程列入“芙蓉英才星城圆梦”计划五大工程,拿出“真金白银”奖励技能人才。优先推荐“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获奖者评选劳模,并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奖励。同时,给予新引进或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及相当层次奖项的高技能人才100万元奖励。截至2020年底,长沙已共计发放奖补资金4300多万元,奖励对象9698人次。
         
        开展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
               自2018年起,江苏每年组织开展一届百万技能人才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活动,成为江苏活动时间最长、参与规模最大、辐射职业(工种)最广、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重要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通过大规模举办技能大赛,江苏紧缺人才、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3月,江苏共有大国工匠2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4人,“全国技术能手”295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455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959人。
         
        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2020年6月,江西出台《加快技工教育发展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在江西建设1~2家国家级技能人才培养综合园区,打造一批省级技能人才培养综合园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高效融合竞赛集训、技工教育、公共实训、人力资源服务、创业孵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等功能,通过对技能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助推技能人才引进与培养。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在改革人才体制机制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完善人才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全社会重视支持人才工作的氛围日渐浓厚。各地人才政策不断推陈出新,地方招才引智的政策矩阵不断优化,人才成长创业的政策环境不断改善。各地紧跟自己的发展需求,同时面向新经济、新基建、新技术、新产业,努力培养地方特色人才。在职称创新方面,各地进一步创新职业职称管理,在推动国际人才职业资格互认方面迈出新步伐。同时,在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激励方面,各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但与此同时,人才流动渠道不够通畅、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不够完备、人才工作法制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仍然明显,各地还需要持续深化改革,在人才工作制度环境建设、人才干事创业生态环境建设、人才发展法治环境建设等方面不断推动人才政策创新,进一步释放人才红利,激发人才效能,实现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资金链有机融合。